Explainpaper 是什么

Explainpaper 是个能帮你读懂学术论文的工具,尤其适合看不懂专业内容的普通人或科研新手。它用 AI 把论文里难懂的部分,比如术语、公式、实验逻辑、长句子变成简单的话,还能直接回答你关于论文的问题,不用自己到处查资料。

Explainpaper 的作用主要是帮你快速理解复杂的论文。你可以选中论文里的任意句子,让它用大白话解释,还能选你熟悉的语言(支持 50 多种);另外,它能像聊天一样和你讨论论文内容,还能自动生成论文的重点内容和结构,让你一眼抓住关键信息。

Explainpaper 主要功能

  • 选中就解释:你用鼠标选中论文里不懂的句子,哪怕是一个词、一句话或者一段,马上就能看到简单解释。还能调整解释的难易程度,支持 50 多种语言,而且解释时会考虑整篇论文的内容,不会断章取义。

  • 和论文对话:你可以直接问关于论文的问题,比如某个实验怎么做、某个结论怎么来的,它会根据论文里的实际内容回答,不是瞎编的。还能直接跳到论文的相关部分,或者继续追问更详细的内容。

  • 自动总结重点:不用全看完论文,点一下就能看到论文的结构,比如分哪几部分、主要发现和核心论点,帮你省时间。

  • 智能梳理内容:会给你列出论文的大纲,提取关键点,还会说明论文里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。

Explainpaper怎么用

前提工作:

找一篇你想看的论文(通常是 PDF 格式),免费版建议选 10 页以内的,加载会快一些。不用注册账号,直接打开官网explainpaper.com就能用。

上传论文(两种方法):

  • 方法1:在官网首页点“Upload Paper”按钮,从电脑里选 PDF 文件上传,免费版单篇文件大小限制大概 20MB。

  • 方法2:如果论文有公开的链接,比如在 arXiv 或 ResearchGate 上的链接,复制这个链接,粘贴到首页的“Paste Paper URL”输入框里,点“Submit”就能加载论文。

看懂论文内容(主要操作):

论文加载好后,左边是论文原文(可以放大、翻页看),右边是 AI 解释的区域。你用鼠标选中原文里不懂的部分(可以是一个术语、一句话,或者一整段),右边会自动出现“Explain”按钮,点一下,1-2 秒后就会出来通俗的解释。

举个例子:如果你选中了“Transformer 模型的自注意力机制”,AI 可能会解释成“这是一种让模型能同时看输入文本里不同词语之间关系的技术,比如读句子时,能自动知道‘他’‘她’指的是谁”。

深入追问(想了解更多):

如果 AI 的第一次解释你还是没懂,或者想问更具体的问题,就在右边的输入框里打字问就行。比如:

“这个公式里的 X 是什么意思?”

“这个实验的对照组是怎么设置的?”

“这个结论和以前的研究有什么不一样?”

AI 会根据你的问题回答,不用重新上传论文。

其他实用功能:

  • 标重点:你可以给重要的内容标颜色(比如红色、黄色、绿色),方便以后回头看。

  • 调解释难度:有些内容可以选择解释的难易程度(比如“简单”“中等”“专业”),免费版默认是简单模式,日常用足够了。

  • 导出解释:点右边“Copy”按钮,可以把 AI 的解释复制到 Word 或笔记软件里,方便整理笔记。

价格和版本

功能免费版付费版(月付~10美元)
单篇论文页数限制最多10页无限制(支持50页以上)
每天解读次数约5-10次(够用)无限次
解释深度基础通俗解释支持深度拆解(公式推导、实验细节)
批量上传不支持支持同时上传3篇论文
广告无明显广告无广告

适合谁用 / 什么场景

适合学生、上班族、刚接触科研的人,想快速看懂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论文。

Explainpaper常见场景

  • 赶作业或写报告时,快速明白参考文献的核心内容;

  • 学其他领域的知识时,看懂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论证过程;

  • 论文里有看不懂的公式推导或实验设计逻辑时。

Explainpaper使用小技巧

先看论文的摘要和结论,再用这个工具去拆解中间难懂的部分(比如研究方法、实验结果),不用每个字都看。

选内容时尽量精准(比如只选一个术语,比选一整段更容易得到准确的解释)。

遇到公式时,把公式和旁边的文字说明一起选中,AI 结合上下文解释会更清楚。

免费版的使用次数用完了,可以清除浏览器缓存,或者换一个浏览器继续用(临时应急的办法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