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火科研助手由科大讯飞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开发,基于星火大模型和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库,为科研人员提供文献调研、论文研读、学术写作等科研支持服务。
星火科研助手功能特点
成果调研:通过问答形式开展文献调研,可从主题、机构、人员等维度检索文献,提供相关文献列表,自动生成调研结果摘要和简要文献综述。用户还能提出扩展问题获取答案。
论文研读:用户上传PDF论文后,助手自动提取“摘要、方法、结论”等关键内容,生成知识点分析报告,从多角度解读论文。支持多篇论文对比,帮助分析同领域论文差异。
学术写作:提供中英双语翻译服务,能对英文论文的不规范用语、不准确的术语及句子进行语言润色。
领域更新追踪:监测arXiv平台150多个学科领域的最新论文,自动汇总要点并支持查看/下载原文。
多文档问答:综合多篇文献回答问题,支持答案溯源,方便核对依据和回溯来源。
星火科研助手优势
提升效率:测试显示,使用后学者成果调研效率提升10倍以上,论文研读有效率和学术写作采纳率超90%。
多模态输入:支持文字、语音、图像等多种输入方式,交互更灵活。
深度语义理解:对问题的理解更贴近人类思维,回答更准确、有条理。
星火科研助手使用限制
普通用户:每日对话100次,综述生成每次30篇(每日3次),论文研读每篇30轮,多文档对比每次5篇(每日5次),文本翻译每次2000字符,文档翻译每篇300秒(6000字,每日5篇)。
北邮用户:每日对话100次,综述生成20次,论文研读50篇,多文档对比50次,文本翻译和润色不限,文档翻译20篇。
星火科研助手访问使用方式
校园用户
校园IP注册:在校园IP范围内,访问星火科研助手官网,用个人手机号注册登录,即可使用。如成都理工大学、广东财经大学、上海科技大学等学校用户可通过此方式注册。
统一身份认证:部分学校(如哈尔滨工业大学)的师生,可通过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登录,账号密码为学校统一认证信息,无需单独注册。
OA系统登录: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用户,可通过学校OA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获取权限。
中国科学院用户
无需注册,直接在星火科研助手首页点击“中国科学院用户登录”,输入“中国科技云通行证账号”(邮箱账号)即可使用,无使用次数限制。
普通用户
非校园和中科院用户,可通过官网用个人手机号注册登录,获取试用权限(功能使用受限)。
星火科研助手快速上手建议
成果调研:明确主题和时间范围,勾选关键文献,生成概述/综述后,精读入选论文的方法与结论。
论文研读:上传PDF或提供论文标识,先看模型给出的摘要/方法/结论,再用定向问答核对细节与公式/实验设置。
学术写作:先中英互译,再用润色功能优化表达;重要数据、术语和引用需保留原始出处并二次核对。
追踪与整合:开启领域更新追踪定期获取最新论文;多篇对比时用多文档问答并检查答案溯源。